寓教于乐,润物无声——燕心托管里的教育观察

发布者: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5-09-05浏览次数:10

实践人:国贸2303 林婷婷

实践地点:宁波市东钱湖镇燕心教育

实践时间:7.7-8.7

实践内容

在暑假托管期间,我主要围绕“让孩子安全、充实过假期”的目标开展工作:学习上,每天留出2-3小时作业时间,逐人查看进度,用孩子易懂的方式帮低年级讲解数学题、纠正汉字,引导高年级梳理英语语法和语文阅读思路,还会抽1小时带他们复习上学期知识(如拼音、数学公式)、预习新学期内容,避免“暑期知识遗忘”;活动上,下午会组织文体活动,天气好时去操场丢沙包、跳绳,雨天则在教室教手工、开绘画课或放科普短片,每周还策划1次主题活动,比如读书分享会、科学小实验或传统文化课;生活上,每天早上先确认孩子身体状态,课间提醒他们注意安全,每周讲1次防溺水、交通安全等知识,同时帮他们固定作息、养成整理书包文具的习惯,午餐后带他们散步或读绘本,调整状态。



实践体会

这个暑假,我以托管老师的身份参与了孩子们的假期生活,这段经历不仅是一次实践,更让我对“陪伴”与“责任”有了全新的理解。

托管的核心,是在安全的前提下,帮孩子们平衡“学”与“玩”。每天的时光里,我既要辅导低年级孩子完成暑假作业,用更通俗的方式帮他们理清数学题思路、纠正作文里的错别字;也要组织高年级同学开展小组活动,比如一起筹备小型读书会、合作完成手工拼图。我发现,比起单纯的“教”,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更重要——有个孩子总在写作业时走神,沟通后才知道他想分享自己画的科幻画,后来我特意留出10分钟“分享时间”,反而让他更专注于后续的学习。

最难忘的是处理孩子们的小矛盾。有一次两个孩子因争抢积木吵了起来,我没有直接评判对错,而是让他们分别说说自己的感受,再一起想“怎么让积木够两个人玩”。最后他们决定分工搭建“城堡”,还主动互相帮忙。这件事让我明白,托管不仅是看管,更是引导孩子学会沟通与合作的小课堂。

这段实践让我看到,孩子们的成长需要“刚刚好”的陪伴:不过度干预,也不缺席他们的需求。未来再回想这个夏天,我记住的不只是忙碌的日程,更是孩子们拿到完成的作业时的笑容,以及他们说“明天还想一起玩”时的期待——这便是托管工作最珍贵的收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