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恩母校 铭记点滴——我的越秀生活(十二)

发布者:黄嘉怡发布时间:2023-06-08浏览次数:10

数字贸易学院

 国贸1905

张佩佩

        时间真的过得很快,仿佛是一眨眼的功夫我们就迎来了毕业,但时间似乎也很慢,因为回首四年,我发现自己其实做了好多好多事,完成了很多很多的任务,实现了很多很多目标。四年很短,但是宽度无限。

        和一部分进入越秀的同学一样,刚来这里的我是失意且怨恨的,也许正是怀着这份不平,化悲愤为动力,我很努力地学习,每周都去图书馆报道,学习也好,看书也好,我很享受在图书馆的时光。大一的时候,加入了社团和学生会,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体验了一回大学学生会生活,和部员一起举办活动,出策划方案,一起开会商讨决策,因此大一的生活格外的忙碌,但也格外充实。体验结束,深思熟虑后我选择离开了学生会,但是仍然留在了社团里。大一还发生了一件可以说得上是我大学生活转折点的事情:在李瑞老师的带领下,我第一次接触了学科竞赛,虽然最后并没有成功立项,但是那次的失败开启了未来三年里跌跌撞撞的竞赛之路。过程中,得到过许许多多老师们的帮助和指导。在一次统计调查大赛中,我组建起了自己的团队,第一次摆脱了单打独斗的模式,开启了团队战,我们后来还一起参加过很多次比赛,很庆幸能够遇见他们,也很感谢大家的努力。

        大二是我成为国贸2002班班助的一年,我认识了很多的学弟学妹们,也浅浅体会了一把做小班主任的感觉。大二也是我参加比赛最多的一年,英语戏剧大赛、电子商务大赛、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、英语口语竞赛、证券投资大赛、挑战杯、创新创业大赛等等,我们在教学楼开会,在黑板上画计划图,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做pre。我们好像哪都没去-我们没有离开学校,但又处处都有痕迹-我们走遍了校园。除了比赛,我还参与了很多的社团活动和志愿者活动,在合唱团担任了团长,和外教们组成了乐队一起在晚会上演出,还做过晚会的主持人。我像个不会停止的陀螺一样,沉浸在这样忙碌又充实的生活里,一点一点充实自己,填补自己的不足。这其中,也有心酸和遗憾,但更多的是满满的收获。

        大三那年,我只参加过两个比赛,因为准备考研,所以特意把自己的时间全部空了出来,在那两个比赛结束以后便再也没有参加过任何的比赛和活动,每天做的最多的事,就是泡图书馆,但我仍然会去听每一节课。大三那年,我最喜欢的学校的建筑,就是图书馆,最喜欢的位置就是一楼大厅进门正对的第一桌。因为跨考的缘故,我要从头学很多很多的专业课本,图书馆的那张大桌子,见证了一个普通的考研人10个月的辛苦。大四,仍然是在准备考研,因为暑假留校,时间仿佛没有暂停过,大三下连着大四上,我连续在学校里呆了整整十个月,说到这儿,还得插一句,得感谢学校安排的暑期留校的项目,如若不然,在家里学习的效果远远没有留在学校时好。

        再来回顾这四年,没有荒废,我很庆幸,也许与越秀在低谷时的相遇,也是一种机缘,在越秀的这四年,准确来说是三年半,很充实也很开心,认识了很多好朋友,也结识了很多老师。我至今都还记得,教过我微积分的孙小军老师,教过我概率论和计量的黄瑶老师,教过我统计学的陈寿雨老师,教过我国贸地理的徐芳老师,教过我财务会计的x刘平老师,还有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鲁遥老师,带我参加比赛的李瑞老师等等,我惊奇的发现我似乎都不需要去翻看官网和课程表就能记住他们,在越秀的这些年承蒙老师的关照,我学到了特别多的宝贵的知识,尤其是涉及统计学和数学的知识。尽管有一些科目很枯燥,但我却在老师的帮助下,逐渐构建起了对经济学的认知。

        行文至此,感慨万千,前路漫长,望母校能够早日变成大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