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恩母校 铭记点滴——我的越秀生活(十三)

发布者:应琴佳发布时间:2023-06-08浏览次数:10

数字贸易学院

物流管理1902

周佳慧

 旧时光里的人和事,琐碎而零乱。我的记忆很模糊,但好像大部分都成了一种温馨的符号,静静的沉在我心底。

 岁月匆匆,四年大学转眼间就过去了,随着毕业论文的收笔,毕业季也快要来临了。想着马上要离开陪伴了四年的母校、老师们和同学们,心中感慨万千。

 还记得高考填报志愿那个时候,我来参加了咱们学校举办的咨询会,进入校门,走在和成桥上,那时正值夏天,太阳炽热而耀眼。河里荷花开得很绚烂,几只黑天鹅在水里嬉戏。走进学校图书馆,映入眼帘的是气派壮丽又不失读书氛围的构造。走进报告厅,等待老师给台下的学生及家长介绍我们学校。有了这一次经历,我对我们学校好感颇深,回去之后,脑海里一直浮现那一栋栋的欧式建筑,那一座座桥。

 刚入学虽然课很多但是同学老师走的都很近,和老师们是亦师亦友的关系,和班级同学接触很多,关系很好。还记得我们班的班助--沈学姐,每当我在学习或者学生会遇到一些疑惑时,会有许多不懂的地方,求助学姐她都会积极耐心给我解答,给予我建议,我很感谢她。印象很深刻的是我们班集体去团建,是一次轰趴活动,学姐和我们一起聊天一起开玩笑一起合影,其乐融融的,现在想想,已经是满满值得珍藏的回忆。我还记得我们的军训教官,为期一周的军训里,他特别严格,但是休息时又与我们有说有笑的,和我们很聊得来,我们一起晒太阳一起站军姿,他在与我们闲聊的时候给予大家很多大学里作为过来人的建议,都很受用,在军训结束的时候,其实大家都很不舍。有一次训练时,我感觉不舒服中暑了,和教官说明情况后,他领我去一边阴凉处休息,后面训练结束也过来问问我好点了没,其实那时候感觉挺暖的。

 谈到大学生活,一定要谈谈我的朋友了,我和我两个室友性格蛮像的,所以平时也聊的来。我们寝室算是比较安静的,因为大家性格都很文静,相处起来就比较舒服,我们平时一起过生日一起出去吃饭。还记得大三的生日,我是在寝室里过的,早早准备好蛋糕,朋友们一起待在寝室里,大家先是热切地聊天,有一个朋友小韩带头唱起了生日祝福歌,大家于是一起唱起来,那时候我虽然在笑,合不拢嘴,是真的开心,心里很感动。与室友相处的日子,有欢乐,自然就会有一些摩擦,好在大家可以敞开说,不必憋在心里,大家一起想办法缓和矛盾。我还有一个关系很要好的朋友小张,她很优秀,我很感谢遇见了她,我们俩的性格差别很大,恰恰可以互补,我是比较文静的类型,她很活跃。我觉得她很善良,学习上很上进,,和她聊天会发现她特别有见解,所以我很乐意与她交谈,在学习上我们一起努力,一般都是同一个小组进行作业。生活上,我们互相扶持,谁需要帮助时,对方都乐意积极地帮一把。我们平时一起吃饭一起上课,形影不离。想到毕业后回到各自家乡,真的会很想念她的。

 大学四年遇到了很多优秀的老师,我最想感恩吴老师,其实在大二的时候我担任无人机商用社团财务,曾在和成广场进行社团招新,那时有一些老师来看无人机,其中就有吴老师,我印象很深刻,吴老师有着一头白发,人很高很健壮,精气神很好。我向他介绍社团的无人机型号以及使用方法,我们聊的很开心。之后他问我的专业,说是以后会给我们专业同学上课。果然在大三,时隔一年,我在《运筹学》课堂上见到了他,因为之前有见过,所以吴老师也记得我,我很喜欢他的课,上课也很认真。吴老师同时也是我的毕业论文指导老师,那个时候正值考研备考后期,每天要上课,还要准备毕业论文的选题,我感觉时间确实不太够用。吴老师在毕业论文选题与思路上给了我很多指导,对我后期规划时间很有帮助。正是有了他的谆谆教诲,充实了我本科阶段的知识积累,在这里,我想衷心的对吴老师表示感恩。

 考研是一条孤独的奋斗之路,每天就是寝室、教室、食堂和图书馆几个地点的转变。这段时期里我和我的朋友小倪一起备考,我们有问题会互相讨论,劳逸结合,学累了一起出去放松。很长的一段时间都是自己一个人,虽然习惯了,但有时候负面情绪会突然袭来,我们会互相开导,因为大家都理解对方的心境,情绪稳定很重要,正因为有朋友可以倾诉,所以备考路上会更加的踏实,我们从暑假开始一直到12月份考试,都一直支持着对方,我觉得很感谢能遇见。

 其实我不是很擅长书写,但是竟可以很流畅地写到这里,这些都是我内心所想,是在我大学本科四年里真实经历的越秀生活。点点滴滴,构成一个回忆满满的篇章,我想感恩我的母校,给予我便利的学习与生活的平台;感恩敬爱的老师们,充实我的知识积累;感恩我真挚的朋友们,给予我四年的陪伴。

 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,我将带着这份感恩之心,不畏挑战与挫折,砥砺前行,不负韶华!